2022年以來,兗礦能源搶抓戰略轉型機遇,堅持高碳能源低碳化、清潔能源規?;?、綜合能源智慧化發展方向,聚焦礦業、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智慧物流“五大主導產業”,謀求優勢互補、力促高效融合,產業支撐力、發展引領力進一步凸顯。2022年,公司市值最高突破2000億元,實現兩年翻兩番,漲幅領跑煤炭上市板塊,從煤炭行業跨越式發展的“趕路者”,成長為與國際能源行業巨頭同臺競技的“領跑者”。
傳統產業厚積薄發
打造轉型升級新引擎
如何筑牢“壓艙石”與“基本盤”作用,讓傳統煤礦產業保持發展活力,積蓄長久優勢?
改革,才能實現發展“高質量”。轉型,才能讓“傳統產業”變為“綠色交響”。兗礦能源緊抓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歷史機遇,加快戰略轉型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兗礦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肖耀猛表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要充分發揮煤炭產業效益支柱作用,全力支撐非煤產業轉型突破,推動五大產業各有側重、各具特色、協同發展。
持續穩固礦業領先地位,兗礦能源聚焦“智能高效”,全力破解智能開采、重大災害治理、煤炭清潔利用等領域面臨的難題,聚焦境內外優質資源,加快并購優質高效資產。兗礦能源發揮戰略牽引作用,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走出一條由傳統煤炭企業向新型能源集團轉型的新發展路徑——
兗礦能源聚焦山東本部、陜蒙區域、境外公司三大區域功能定位,做實“穩、拓、優”三篇文章,提升核心競爭力。一方面“穩”省內。按照精準分類、有主有輔、有增有壓思路,利用本部礦井資源賦存、采場條件、服務年限等因素,嚴格按照計劃有序組織生產,打造穩定發展“調節器”。一方面“拓”省外。加快推進增產增效、裝備提升、工藝優化、技術攻關、資源獲取“五個突破”,深度釋放高產高效潛能。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兗礦能源不斷做足“高質量文章”。從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實現煤礦智能化開采,到拓寬“煤產業”的綠色轉型渠道,兗礦走出了傳統產業提質升級的光明大道——
2022年,化工轉型升級可謂濃墨重彩。山能化工聚焦“存量優化、增量跨越”,對標對表世界一流企業,圍繞“技術領先,質量最優,成本最低”做深做實做優新的文章,集聚全產業鏈核心競爭能力與持續發展優勢。
強化高端市場開發,魯南化工己內酰胺進入高速紡行業;醋酸、丁醇等四種產品入選首批“好品山東”高端化工品牌;魯南化工被評為全國質量誠信標桿企業,30萬噸/年己內酰胺項目被中國化工施工企業協會評為“5A級優質精品工程”。
聚焦高端精細低碳發展方向,做好強鏈、延鏈、補鏈,推進煤基、氨基新材料產業鏈集群發展,向下游高附加值產品方向發展,不斷提升新材料和高端化工品產量和比重。30萬噸/年己內酰胺建成投產,10萬噸/年Dmmn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也向“價值高端”邁進,高標準啟動“智慧制造園區”建設。優化提升液壓支架性能,提升產品競爭力,實現支架產品由結合、整合到融合的跨越發展。
一個個好消息傳遞出兗礦能源傳統產業轉型綠色化、多元化的鏗鏘足音。圍繞把產業結構調優、制造能力調強、質量效益調高,兗礦能源正全面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推動煤炭資源轉化利用,聚力建設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一幅幅傳統產業轉型提質的宏偉畫卷正徐徐鋪展。
新興產業蓬勃興起
筑就轉型發展新高地
新能源產業聚焦“培育起勢”,新能源項目落地推進。
2022年,兗礦物流在新一輪產業結構變革中搶抓機遇,勇擔兗礦能源“五大主導產業”之一“智慧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在時代洪流中以奮進之姿,走出一條安全、綠色、優質、高效、智慧、智能“六型”現代物流企業創新發展之路——
兗礦物流堅持“上控資源、中控渠道、下控市場”原則,在沿鐵、沿河、沿江區域加快設點布局,暢通“西煤東運”“北煤南運”兩大通道,提供集運端到疏運端全程物流服務,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保障能源安全。與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搭建“公轉鐵”綠色運輸通道,建立西煤東運入魯長效運輸機制,形成渠道可控、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體系。
兗礦物流緊盯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產業鏈供應鏈,匹配更加科學的發展定位和目標,實施優化整合、跨越發展、走在前列“三步走”戰略,推進裝備智能化升級和平臺數字化轉型“雙翼驅動”,深耕“鐵路物流園區”“基地+平臺”“港航+平臺”“園區+平臺”,構建基礎設施完善、運輸通道暢達、組織管理先進、綠色智能高效、業財深度融合的物流服務體系,打造兗礦能源戰略“支撐點”和利潤“增長極”。力爭2023年底,實現企業物流向品牌物流企業蛻變,成為國家5A級大型物流企業。
2022年底,兗礦能源發出第一度綠電。實現了公司自主開發新能源電力項目零的突破。每年可提供約66萬千瓦時“綠電”,等效節約標準煤207噸,減排二氧化碳664噸。
華聚能源作為新能源產業發展主體,依托兗礦能源平臺、資源和品牌優勢,加快布局新能源項目開發,加速構建分布式光伏項目、工業園區配套項目大型風光基地、三層級產業空間體系,目前已落實新能源項目指標資源10余個,裝機容量約10萬千瓦。立足陜蒙地區,積極爭取新能源指標,自主投資建設的烏審旗蒙達鐵路6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已經納入內蒙古自治區首批全額自發自用新能源項目,實現濟寧、陜蒙兩地新能源建設“零突破”。
另外,兗礦能源加快推進綠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融合發展,培育新動能、集聚新優勢?;す緢猿址诸愂┎?、精準發力,著力打造魯南、鄂爾多斯、榆林等一流化工園區,打造世界一流化工產品與技術提供商。
重點項目建設勢頭強勁
注入轉型發展新動能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車輛穿梭……智慧制造園區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這是以兗礦能源為投資主體,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建立起國內領先的8類核心產品制造基地,實現煤礦工作面支護運輸系統產業鏈全覆蓋,為兗礦能源高端煤機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匯聚“新動能”。
在興隆莊煤礦和濟三煤礦泗河口港儲配煤基地,塔吊揮臂翻飛,挖掘機轟鳴作業,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這是為貫徹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關于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的重要部署,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兗礦能源規劃建設儲煤項目5個,預計新增儲煤能力320萬噸,2022年實施的4個項目具備儲煤條件。
2022年底,兗礦泰安港公鐵水聯運物流園也傳來好消息:一期項目圓筒倉已開始滑模,碼頭樁基施工已完成。作為兗礦能源移步多式聯運新賽道的重要工程,該物流園建成后將實現晉、陜、蒙、魯區域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推動港、園、航一體,構建連接長江經濟帶的內河港航物流體系。
......
培育一個項目,集聚多個項目,形成一條產業鏈,打造新的產業集群,這正是兗礦能源緊抓重點項目建設、謀劃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兗礦能源聚力推進重點項目攻堅,保持戰略思維和長遠眼光,搶抓政策機遇、充分調動內外部資源,全力以赴推動重點項目落地見效。各項工程建設一線開足馬力,趕超時間節點進度安排,重點工作“進度條”不斷刷新。(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