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2年年報披露前的最后一份財務報告,三季報對于A股市場預估全年業績意義重大。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286家上市魯企頂住壓力穩扎穩打、穩步前進,在向市場奉上“千億級”中期成績單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前三季度凈利潤總額達1493.05億元,雖然較去年同期的1595.57億元略有下滑,但依舊大幅超過2020年同期的962.87億元,穩定在“1500億檔位”。
同時,29家上市魯企凈利潤均以百十億計,更有兗礦能源(600188.SH)憑借271.28億元的凈利潤一舉打破魯股前三季度的盈利紀錄,萬華化學(600309.SH)、海爾智家(600690.SH)亦均突破百億凈利,“領頭羊”效應凸顯……
01
“百十億軍團”貢獻近75%盈利
在1493.05億元的總成績單中,凈利潤超十億甚至破百億的“百十億軍團”依舊貢獻最為顯著,對于整個山東板塊的業績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3只凈利破百億“領頭羊”,加上26只“十億級”個股,共計實現凈利潤1114.85億,占比近75%。
受益于境內外能源價格上漲,主要產品價格維持高位,以及公司持續推進精益管理,對沖成本費用上漲影響,兗礦能源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高達1513.47億元,同比增長44.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更是達到271.28億元,同比大增135.25%。
這一成績,亦超過了去年前三季度萬華化學創下的195.42億元可觀凈利,成為魯股新的“天花板”。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兗礦能源的強勁勢頭便有所凸顯。2021年憑借162.6億元凈利潤創出歷史新高的兗礦能源,在今年上半年延續強勢,實現了高達180.37億元的凈利潤,同比大增198.54%,躋身魯股2022年上半年“盈利榜”榜首。
萬華化學、海爾智家緊隨其后,分別實現了136.08億、116.66億的凈利潤,“百億軍團”在前三季度便已集結了3只魯股。
因以VR虛擬現實為代表的智能硬件業務擴張,盈利能力得到改善的歌爾股份(002241.SZ),憑借38.40億元的前三季度凈利潤躋身山東板塊上市民企榜首,也向市場展現了中小板魯股的盈利能力。
此外,華魯恒升(600426.SH)、青島啤酒(600600.SH)、青島港(601298.SH)、濰柴動力(000338.SZ)、魯西化工(000830.SZ)凈利潤已“跨過”30億元;南山鋁業(600219.SH)、青農商行(002958.SZ)、新潮能源(600777.SH)、青島銀行(002948.SZ)、齊魯銀行(601665.SH)、華電國際(600027.SH)、山東高速(600350.SH)、太陽紙業(002078.SZ)超過20億元;中航沈飛(600760.SH)、浪潮信息(000977.SZ)、山東路橋(000498.SZ)、杰瑞股份(002353.SZ)、潤豐股份(301035.SZ)、步長制藥(603858.SH)、山東出版(601019.SH)、海信視像(600060.SH)、賽輪輪胎(601058.SH)、齊翔騰達(002408.SZ)、山東?;?00822.SZ)、濱化股份(601678.SH)亦實現了“十億級”業績。
02
逆市成長,盡顯創新本色
逆市成長,是2022年魯股三季報傳遞給市場的又一關鍵詞。
前三季度,144只魯股實現了凈利潤的同比正向增長,占比過半,但較去年同期64%的增長比例有所下滑。其中,有34只實現了倍數增長,領跑整個山東板塊,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及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中更顯珍貴。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工業門類齊全的經濟大省山東省,制造業魯股可謂是“一枝獨秀”,且此番業績倍增,多是通過創新驅動、優化布局、提質增效、積極擴產……使其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得到實打實的提高,實現高質量發展。
例如,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287.67%的先達股份(603086.SH),其業績增長便主要來源于經營性利潤增長,公司遼寧生產基地一期、二期項目達產,主要產品產量增加,海外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長,主要產品銷售價格同比上漲,毛利率回升,以及通過技術營銷服務及渠道優化布局,創新產品銷售實現較大幅度增長等因素,均有助力。
而作為我國中小、科創企業中的佼佼者,中小板、創業板及科創板魯股表現亮眼,盡顯成長本色。
憑借競爭力持續領先的創新業務設備及耗材產品,實現碳化硅金剛線切片機小批量銷售并逐步打開市場空間,助力創新業務領域切割設備及切割耗材銷售規模保持高速增長的高測股份(688556.SH),業績增速亦高達283.89%。
此外,聯創股份(300343.SZ)、龍源技術(300105.SZ)、潤豐股份(301035.SZ)、泰和科技(300801.SZ)、德固特(300950.SZ)、金城醫藥(300233.SZ)等創業板魯股,偉隆股份(002871.SZ)、豐元股份(002805.SZ)、圣陽股份(002580.SZ)、東方鐵塔(002545.SZ)、寶莫股份(002476.SZ)、宏創控股(002379.SZ)、中銳股份(002374.SZ)、雅博股份(002323.SZ)、如意集團(002193.SZ)等中小板魯股,以及蘭劍智能(688557.SH)、*ST恒譽(688309.SH)等科創板魯股,均在前3季實現了倍速增長。
03
“挑戰”猶存
不容忽視的是,不少魯股的生產經營在今年前三季度顯然面臨了不少挑戰。
榮昌生物(688331.SH)、ST金正(002470.SZ)、青島雙星(000599.SZ)、克勞斯(600579.SH)、美晨生態(300237.SZ)、益生股份(002458.SZ)、中孚信息(300659.SZ)、民和股份(002234.SZ)、山東墨龍(002490.SZ)、興民智通(002355.SZ)等43只魯股宣布今年前三季度出現虧損。這一數量高于去年同期的35只,更超過了2020年同期的29只。
其中,也不乏那些去年全年已報虧損的魯股。尤其是ST金正、青島雙星、克勞斯、美晨生態、興民智通、山東華鵬(603021.SH)、國新健康(000503.SZ)、威奧股份(605001.SH)、青島中程(300208.SZ)、新能泰山(000720.SZ)、惠發食品(603536.SH)等魯股已拉響警報。為避免被“披星戴帽”甚至暫停上市,這些魯股最后一個季度需要再加把勁兒了。
新聞1+1|齊魯銀行增速領先山東銀行股
從山東3家A股銀行股來看,齊魯銀行增速最快,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4.05億元、25.27億元,分別增長17.21%、19.93%;青島銀行也保持了較快增長,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5.23億元、25.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30%、7.30%;青農商行營收則出現下滑,同比減少4.88%為80.21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7.99億元,同比增長2.42%。
齊魯銀行表示,面對錯綜復雜的經營環境,該行穩步推進轉型創新和結構調整,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各項業務穩健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據披露,截至2022年9月末,齊魯銀行資產總額4908.2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74.08億元,增長13.25%;貸款總額2536.4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70.19億元,增長17.09%;重點領域貸款增速高于貸款平均增速,其中,普惠、涉農、綠色貸款增速分別達到24.08%、19.99%、20.76%。
而從收入情況看,2022年前三季度,齊魯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4.05億元,其中利息凈收入62.46億元,同比增長12.75%;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1.44億元,同比增長67.37%,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同比提升4.08個百分點,中間業務拓展力度加大,營業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青島銀行則聚焦風險防控和業務發展的協調統一,報告期內,青島銀行在營業收入較快增長的同時,聚焦風險防控,針對資產風險狀況,適當增提信用減值準備,歸母凈利潤實現穩健增長。據披露,2022年前三季度,青島銀行利息凈收入61.24億元,同比增加3.50億元,增長6.05%;非利息凈收入33.98億元,同比增加9.85億元,增長40.83%。
青農商行并未在三季報中披露收入下滑的原因,但從單季度看,青農商行在2022年7-9月實現營業收入26.88億元,同比減少8.24%,歸母凈利潤10.50億元,同比減少1.71%,可以說出現了全面下滑。
而從不良貸款率來看,截至2022年9月30日,青農商行不良貸款率為1.91%,相比2021年底的1.74%上升了0.17個百分點。(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